昨晚熬夜看完CBA半决赛的回放录像,不得不感慨中国篮球这几年的变化。作为资深球迷,我电脑里存着从2015年至今的200多场CBA比赛录像,这些视频不仅是回忆,更是观察联赛发展的窗口。
一、技术统计的革命性升级
对比2016年和2023年的比赛回放,最直观的变化是数据可视化。现在的转播画面会实时显示球员投篮热区、防守移动距离等专业数据,这些在NBA早已普及的技术,终于在今年CBA季后赛全面落地。记得上个月辽宁对广厦的G4,张镇麟那个绝杀球的重放镜头里,居然给出了起跳高度(87cm)和出手角度(52度),这种细节在五年前根本不敢想。
二、裁判问题的老毛病
但回放录像也暴露了顽固问题。上周浙江稠州与新疆的争议判罚,慢镜头显示裁判漏吹了明显的掩护犯规。有意思的是,通过对比多场比赛录像发现,第四节的关键判罚准确率比前三节低11.3%,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总出现"主场哨"的质疑。
"录像不会说谎,但解读录像的人需要更专业"——前CBA解说员杨毅在个人播客中的点评
三、青训成果开始显现
翻看五年前的比赛录像,外援场均得分占比高达42%,而本赛季已降至35%。昨晚回放广东对辽宁的系列赛,徐杰、张明池这些00后球员的成长令人惊喜。特别是徐杰那个背后运球过掉弗格的镜头,在抖音上已经有了800多万播放量。
当然,比起NBA的4K/120帧回放,CBA的转播画质还有差距。不过看着硬盘里这些逐年清晰的比赛录像,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——有不足,但更有希望。
NBA球员2K锦标赛:虚拟球场上的巨星对决与真实世界的篮球激情
Prev p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