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测的必要性与合理性:展望中国篮球的现状

2025-08-18 12:02:17
Avatar for adminadmin

近期,CBA联赛中出现了一些球员在体测过程中受伤的情况。特别是CBA二轮状元秀杨政因未通过体测而引起热议,导致一些媒体对于CBA联赛进行体测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。他们指出,无论体测如何进行,无论全部球员是否通过,这些体测都不会改变联赛的质量,也不会改变中国篮球的现状。体测仅仅是个政绩、门槛和话题而已。

那么,我们是否应该进行这种体测呢?作为职业球员,如果连最基本的身体素质测试都无法通过,那么在比赛中如何保持充沛的体能呢?就像小升初、中招考试以及国内的高考制度一样,如果没有任何门槛,我们怎样区分优秀生和普通生呢?应该通过何种方法来选拔人才呢?虽然有人说NBA的比赛之前并未进行这种体测,但NBA选秀前的训练强度远大于CBA选秀。例如,今年唯一参加选秀的中国球员崔永熙,在爵士队的试训中,用了3分钟跑了29个来回,而当年渡边雄太在太阳队的试训中跑出了创纪录的30个来回,相当于每分钟20次折返。我们可以对比一下NBA选秀的耐力测试是如何设定的,而CBA只有四组17折,并且每组间还要休息两分钟。通过这样的比较,我们可以明确看出两者之间的强度差异。这或许就是中国球员在姚明、易建联之后无法在NBA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当然,与NBA相比,我们对篮球的水平差距非常明显,甚至与欧洲的多数球队相比也如此。举个例子,专项速度耐力测试中,身高低于194cm的球员需要在62秒内完成一定要求,身高在195-204cm之间的是64秒,身高超过205cm的是66秒。同时还存在特殊规定,身高超过209cm的运动员,每增加1cm,要增加1秒;体重超过120kg的,每增加1kg,要增加0.2秒;年龄超过30岁的,每增加2岁,要增加1秒。总分达到400以上就算及格,其中专项速度耐力测试是90分及格,150分满分。相信作为一名职业球员来说,这样的要求并不算太过困难,如果平时认真训练,基本上都能轻松通过。因为职业球员除了技术训练之外,保持充沛的体能对于球员在场上的发挥非常重要。如果在折返跑项目中已经身体吃不消,甚至出现气喘吁吁、腿软脚滑等情况,那又如何谈得上激烈对抗和成功得分呢?

展开全文

再来看看体测的四个项目,包括专项速度耐力测试、负重深蹲、负重卧推和两分钟强度投篮。总分要达到400以上,其中专项速度耐力测试要拿到90分以上才算合格。相信拿到90分并不是太难的事情,相当于满分100分,只要得到60分就及格。与高考学生面对的困难相比,这实在是微不足道的。尽管如此,仍然有人认为这种测试难以完成。那么,请问,作为工人,连自己基本的工作都无法完成,还能为工厂做出贡献吗?以深圳队的主教练和兼职球员周鹏为例,他目前已经是35岁的老将了。由于他平时非常自律,对他来说体测并不难。作为球员兼教练的周鹏在折返跑项目中轻松通过。而四川队的射手王薪凯,在两分钟强度投篮测试中24投18中,前15投全中,远远超过了“至少出手24次并命中15球以上”的标准,而且还有剩余时间。

这充分说明了一个观点:“多一分汗水就多一分收获”。无论从事何种职业,想要靠钻营图便利而避开辛勤努力是不可能成功的,世界上没有捷径可走,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超越寻常的努力来变得更强大。

所以,不要以为这种体测是无意为难某些球员而设立的。最后,引用著名篮球运动员马健先生的话:“连这种最基本的要求都达不到,我看就不要在赛场上丢人现眼了。”亲爱的球迷们,你们认为这种体测合情合理吗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Copyright © 2088 2006年世界杯冠军是谁|世界杯男足|中国计算机世界世界杯数字科技站|cpic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